2010年,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EA)公布「2009年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劃」(ICCS)結果,國中二年級學生的公民知識,芬蘭與丹麥再度居世界之冠。
奇怪的是,左翻、右翻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出版的國中小、高中的課程大綱,完全找不到「公民課」三個字。
沒有公民課的芬蘭,如何拿下公民教育國際評比的冠軍寶座?老師如何教育出高素養的芬蘭公民?
芬蘭的公民教育,其實更像一套全人教育。
旅居芬蘭多年的作家陳之華點出,芬蘭的公民教育,落實在小學一年級起,12年的二選一必修課:道德課(ethics)或宗教課。到了七年級(即國中)以後,才又加入社會研究。到了十年級以後(即高中)再加入心理、哲學必修課,以全人教育為理念,來形塑芬蘭的公民。
先學價值,再學做國民
芬蘭以道德、宗教課為主軸進行公民教育,與許多亞洲國家與美國,從小就強調愛國教育不同。
「芬蘭人認為,教育應該先教共通的價值,如人權、尊重,而非絕對的教條,因為教條會隨時空改變,」陳之華說。
看看芬蘭小學生道德課學些什麼?根據課程大綱,芬蘭小學生一到五年級有四個核心內容,第一是「人際關係與道德成長」:老師會帶著學生討論什麼是同理心?如何分辨是非?什麼是友誼?日常生活,如何落實正義?富有與貧窮會影響正義的判斷嗎?什麼是思想的自由?什麼是宗教的自由?如何寬容?如何避免歧視?
第二個核心內容是「自我認知與文化認同」:老師要學生自問,我是誰?能做什麼?身邊有哪些不同文化與生活背景的人?芬蘭文化有什麼特色?世界上其餘古文明有何特色?世界各國有哪些不同的信仰與生活哲學?
芬蘭也在道德課,灌輸小學生「人權與社區的概念」。
小學生必須能夠理解,群居的真義。群居需要遵守哪些規定,人與人之間如何達成協議,人際往來間承諾、信任、公正等黃金法則的重要性。權利如何與義務對應?兒童權是什麼?人權又是什麼?平等、和平與民主,對全球的未來有何影響?
最後一個核心內容,是探索「個人與世界」的關係。包括:自然環境、人類的進化、地球與宇宙、永續發展等議題。
不修道德課的小朋友,必修宗教課。陳芝華的小女兒,曾經修過宗教課,她原以為宗教課可能教的是聖經故事,沒想到小女兒帶回家的問題是: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什麼事讓你快樂?有什麼經驗,讓你思考過生與死的問題?
「芬蘭教的不是狹義的宗教教條,而是每個宗教嘗試去思考的問題,」她說。
公民必知的「國家」事務,芬蘭一直要到七年級以上的社會研究才會教。在等於台灣國中生的年紀,芬蘭青少年開始思索自我,在地方、國家、北歐、歐盟事務上,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需要學習的公共事務包括:各類福利政策、民主選舉制度、媒體、司法、國防與外交政策,可以造成何種影響?芬蘭國中生也必須接受理財教育、稅務與經濟學課程。
台灣升學主義掛帥,公民課常淪為點綴,在芬蘭,高中生必修心理學、哲學、道德課與社會研究,16%的時間花在公民教育。
除了公民教育時數,「芬蘭教育能辦得好,因為芬蘭掌握了最根本的關鍵——把老師訓練好。」陳之華說。
先有好老師,才有好公民
不論是道德、宗教、社會、心理、哲學課,公民教育是最難有標準答案、最抽象、也最難教的課程。公民教育要做得好,極度依賴教師的基本素質。
陳之華指出,芬蘭70年代開始教育改革,教育部花了十年,由上而下推動,成效不彰。十年後,芬蘭當局痛下決心,要徹底提升第一線教師水準。於是在1979年,法令明定,所有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均需碩士學歷,並主修教育。
「即使在現在,這都是一個高標,更何況芬蘭推動這件事,是在30年前,」她解釋。
訂出碩士高標,反映芬蘭國中小教師,不僅僅是個講師,也必須具備研究能力。這種以研究為基礎的教師培育,贏得社會尊重。
一個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芬蘭學生直到19歲,才有第一次全國性考試。在此之前,都是由老師自己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果。
「全國性的會考,表示社會並不信任老師,所以才需要考試來確認。芬蘭人尊重老師,認為老師的專業,一定能把孩子教好,不需要考試做確認,」陳之華說。
在芬蘭,教育系的錄取率僅10%,是數一數二難進的科系。
先學做人,再學做公民
除了師資,芬蘭公民教育的成功,其實是社會價值觀的反射。芬蘭與其他北歐國家一樣,強調人權、平等、透明、社會流動,人民相信參與會有不同。
「如果一個社會是以廝殺、較勁為基本信念,資源分布又不均等,公民教育要教學生有愛,要互助合作、不爭不搶,是太難的事了。」陳之華深深體會。
相信先有好老師,才有好教育,在第一線教師身上投資最多。回到人本,先學如何做人,再學做公民、做國民。
芬蘭公民教育的祕密,其實非常根本。
1996年,天下首次推出「海闊天空」教育特刊,關切台灣的未來20年來,世界翻天覆地
價值洗牌,人才競爭力重新定義
不再標準化的教育,考驗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
你,還在用過去的框架衡量孩子的將來嗎?
天下教育特刊20周年鉅獻
與您迎向無界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