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豪(東吳大學歷史系教師)
2015年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了《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一書,內容為中央研究院與各大學的相關學者與研究生,共同針對原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進行考證與解讀的成果。
「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這幅輿圖繪於乾隆49年(1784),全長657公分,寬62公分,主題為臺灣西半部地區的新、舊番界及開墾情形(南起今屏東縣土文溪,北迄今新北市貢寮區)。輿圖由南至北繪有紅、藍、紫三個顏色的線條,[1]標示十八世紀清廷在臺灣先後畫定的番界,同時還有一萬四千餘字的圖說,說明新界畫定以後那些區域為可墾之地,哪些則屬禁墾之地。因為這幅輿圖主要是為了標示乾隆49年畫定的紫線番界,故出版時特別加上「紫線番界」作為書名,說明輿圖呈現的是十八世紀晚期臺灣畫設番界的歷史過程。
《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一書共有248面,拿起來有些沉甸甸,看起來則好像是學術味道濃厚,不好親近。但出版這樣的書籍並非要突顯歷史研究的專業性,也並非要將學術研究與大眾拉得更遠,相反的,這本看似嚴肅的書籍,其實是試著將學術研究與社會拉得更近一些。希望能有更多的讀者,可以把它從圖書館的書架上拿下來,以每個人喜歡的姿態,好好從這幅輿圖去觀看十八世紀晚期臺灣社會的樣貌。
這本書共將「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畫為十七張分圖作為解讀單位,由南至北分別說明十八世紀晚期各地清查番界的結果。每張分圖共有三個解讀成果,一是地圖的呈現,二是圖說文字的標校,三是圖說文字的考證。在地圖的呈現部分,除了以拉頁方式附上原始輿圖完整內容一張以外,解讀團隊針對每張分圖皆製作三張地圖,包括原始輿圖史料的局部圖、利用InDesign軟體重新描繪的原圖以及利用GIS標定的今日地圖各一張。這三張地圖的製作,一方面要讓讀者可以更清晰見到史料的真實樣貌,另一方面則要讓讀者可從今日地圖去認識這幅清代輿圖所討論的空間範圍。
圖片說明:史料原圖(左)、InDesign重描的原圖(中)、GIS地圖(右)。
在圖說文字的標校部分,解讀團隊以盡可能維持史料原始文字的前提下,將輿圖上方一萬四千餘字的圖說重新標校打字,並透過前後文與史料內容的判斷,將缺漏字的部份予以訂正。在圖說文字的考證部分,解讀團隊透過史料蒐集與考證、現地的田野調查等,盡可能找出每條圖說所提及的人物、事件、空間等內容,並將解讀成果以隨頁註釋方式,讓讀者了解圖說的內容與相關史料。同時,部分地區亦附上今日樣貌的照片,讓讀者對於歷史場景有更具體的認識。
上述三個部分的解讀工作,除了方便研究者使用新出土的輿圖史料,也試圖要讓更多的讀者可以閱讀這幅輿圖,從中找出更多的歷史線索。換言之,《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一書的出版,並非想要定下史料解讀的標竿,而是想要透過細緻的史料解讀,拉近學術研究與社會之間的距離。
圖片說明:圖說文字的重新校標(左)、圖說文字的考證結果(右)。
當然,這本書預設的讀者無疑仍以研究者為主,所以《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在史料解讀內容以外,還有三位主編分別撰寫的導讀文章,說明這幅輿圖的史料價值與研究意義。
在第一篇導讀中,林玉茹說明1784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的繪製,係因前年淡水廳烏樹林、黃泥塘(今桃園市龍潭區)一帶爆發的鄉勇與墾丁械鬥案後,清廷特命臺灣道楊廷理清釐界外私墾情形,重新畫定番界,故留下幅輿圖。同時,林玉茹亦將輿圖的圖說內容整理成八個表格,分別說明各地界外開發情形、防衛設施等情形。這些詳細表格的內容,正好說明這幅輿圖像是一盞探照燈,為我們照亮了過去隱藏在史料背後的界外私墾情形,也讓我們對於邊區社會的發展,有更為深入的掌握。
在第二篇導讀中,詹素娟更進一步將探照燈的光束往界外的「生番」地界,指出了兩個可能的研究課題:一、透過清代多幅輿圖的比對,探索當時的人如何認識界外的空間,以及界外那些所謂的「生番」。二、探索十八世紀累積下來的生番知識體系,與十九世紀以後的「開山撫番」或日治前期的「蕃情」調查之間的連結,說明歷史的連續性。
在第三篇導讀中,陳志豪先說明這幅輿圖的史料價值在於它並非最後的定稿,故圖中留下豐富圖說以及更多元的表達方式等,方便官員們的討論,而這樣的特性正好可以將研究視野從中央政府的層級往下拉至地方官員與地方社會。接著,從學術史的脈絡來看,由於清代的番界問題已經累積相當厚實的研究基礎,同時番界也是整個清帝國邊疆政策問題的縮影,因此這幅輿圖的出版,應該可以被視為這項議題,甚至是清代臺灣史下一輪研究盛世的起點。
從上述三篇導讀的內容可知,這幅輿圖的出版對於學術研究而言,並不單純只是史料的累積,還有對於往後新研究課題展開的期待。這樣的期待一方面是希望透過細緻的史料解讀與區域研究,拉近學術研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新史料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臺灣史的研究。想來,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本史料集,但它大概會是本後勁很強的書,讓研究者或一般讀者在閱讀了以後,對於臺灣歷史有更為深層的反思。
[1] 乾隆時期共有四次畫定番界的記錄,而這四次畫界分別為乾隆15年畫定的紅線、乾隆25年畫定的藍線、乾隆49年畫定的紫線以及乾隆55年畫定的綠線。
《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新書座談會流程表 時間:2016 年 2 月 17 日(星期三)14:00-16:00 地點:臺史所 802 會議室
「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設色紙本,長657公分,寬62公分,係以清代臺灣一廳四縣分圖(淡防廳、彰化縣、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拼製而成的山水畫式長卷臺灣輿圖,為乾隆49年(1784)留臺幫辦臺灣道楊廷樺主持的重定番界案所繪,番界線條以紫線標示,可稱「紫線番界圖」。 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主編,《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