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PISA試題帶給臺灣國中社會領域教學的挑戰與省思

PISA試題帶給臺灣國中社會領域教學的挑戰與省思 新北市國教輔導團國中社會領域輔導小組輔導員 劉慧蘭 2009年,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成績公布,臺灣在「閱讀素養」一項落後不少亞洲國家,教育當局省思之後,認為應該加強中小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因此施力的重心在於國文科。事實上,若仔細分析其試題,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少內涵與社會科息息相關。 此刻,國中教師們對PISA試題不能再視而不見,則有另一個更為迫切的原因。十二年國教宣布實施後,升學方式的改革便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103年的「會考」雖然只有國、英、數有「非選題」,但日前臺北市所公布的「103年基北區特色招生計畫」,卻表示考試方式將跳脫領域的範疇,藉由「閱讀理解素養」及「數學素養」兩考科之施測,來檢視國中畢業生的學習力。「閱讀理解素養」的試題將以文章方式呈現,內容涵括科學、社會、文學、公民素養四範疇,目的在能評量出學生面對情境式的文本,能夠理解與詮釋、反思及批判思考文本的內容與呈現形式,以及依據文本內容建立自己的立場、主張,以證據論述自己的主張,能作進一步的推論及問題解決。換言之,就是採用PISA題型取向,考的是活用的能力而非基礎的知識。這與以往基測以中間偏易為主的選擇題,有著天壤之別,因此立即引起不小的反彈,更有不少人擔心教師在現場的教學無法跟進。 個人認為,此一改革雖然挑戰性頗高,但也表示社會科在未來升學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再者,若「考試引導教學」是不可避免的事,那麼靈活的PISA題型,確實能促使教師往「活化教學」、「多元評量」的方向改變,否則學生將無法應付此種題型。這些方向與十二年國教的主軸也是相呼應的。就其長遠的影響論,個人認為將可能改變學生與社會大眾對於社會科就是「背多分」的刻板印象。 那麼,PISA試題的題型到底是何種面貌?其評量的核心是15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因此試題的特色是以貼近真實的情境,評量學生重要知能的應用與溝通,不侷限於課程內容。若教師們留心其樣本試題,就會發現其題目確為上乘之作(可參考: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http://pisa.nutn.edu.tw/),因此就理論上而言應該都能認同。但問題是在於台灣目前社會科的教學條件其實相當嚴苛,歷史、地理、公民每週只有1~2節(各校不等)的教學時數,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具有作答此種題型所需的高層次思考能力,對現場教師來說確實很艱鉅。個人在此誠摯地呼籲,若當局要求社會科教學要培養這些能力,是否也應考量課程結構的調整,增加社會領域的教學時數,否則縱使教師再有意願改變,也難逃受限於時間壓力的無力感。 具備作答PISA題型的能力,真的需要很多時間才能培養嗎?答案是絕對的。就PISA的「閱讀素養」所需的能力來說,包括兩方面:1.能針對文本擷取訊息、進而理解,並發展解釋。2.能連結外在的知識,對文本進行省思與評鑑。因此題目所使用的「文本」形式相當多元。最常見的是選文,且一道題組題可能不只一篇文章;其它形式包括:圖表與圖形、表格、圖解、地圖、表單、廣告等。由此可知,學生在擷取及理解訊息的過程中,必須要具備能閱讀大量文字的閱讀能力及耐心,以及解讀圖表的能力。更嚴峻的挑戰,則是不少題目並非選擇題,而是必須用自己的話作答。這對於當前缺乏表述訓練的國中生來說,恐怕是致命的打擊。上述這些挑戰絕非教師單憑講述法就可以因應的,但無論是引導學生閱讀與分析資料、討論觀點或是訓練學生表述理由,都需要數倍的時間,這恐怕也是現場教師最矛盾和困擾之處。 以下試舉兩道PISA題型為例,進而思考其對目前的社會科教學有何啟發? ※範例一:以兩篇關於「遠距辦公」的短文(標題分別為「未來的方式」和「即將形成的災難」【短文略,請自行參考網站】)請學生作答。 ◎問題1:「未來的方式」和「即將形成的災難」之間有什麼關係?A它們使用不同的論點達到相同的一般結論。B它們以相同的文體書寫,但針對的是完全不同的議題。C它們表達相同的一般看法,但是形成不同的結論。D它們表達在相同的議題上的對立看法。【答案為D】 ◎問題2:哪一種工作很難遠距辦公?請為你的答案提供一個理由。 由此題可知,子題1所欲評量的是擷取文章訊息與理解的能力;子題2所欲評量的是省思與評鑑文本內容的能力。那麼子題2要如何評分?是否客觀?這應該是現場教師及家長最關心的事。PISA目前已施測超過68個國家,其評分標準也已獲得普遍的認同,足以作為借鑑。此題的評分規準如下:1.滿分:指出一種工作,並且給予合理的解釋,說明為什麼從事這種工作的人不適合遠距辦公。回答必須要(明確或非明確)指出這項工作需要人在工作現場。2.零分:指出一種工作,可是沒有解釋或是提供一個跟遠距辦公無關的解釋;答案不充分或含糊不清;顯示對資料的理解不精確,或者答案不合理或與問題無關;沒有作答。 事實上,題幹所提供的兩篇選文剛好是代表「贊成」與「反對」遠距辦公兩種立場的言論。而此種閱讀文章後判斷觀點的能力,其實正是社會科培養公民所需的關鍵能力之一,在教學時其實可以有不少發揮的空間。歷史科方面,可以藉由對歷史人物的正負面評價(如:秦始皇、曹操、武則天、朱元璋等等),或是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如:二二八事件、西安事變、十字軍東征、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對立等等),利用相關的史料,培養學生辨識不同立場的言論及其觀點的能力。地理科與公民科方面,則可選擇具爭議性的議題,適時的呈現雙方或多方觀點的報導或言論,例如: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孰輕孰重、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矛盾、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的衝突等等,以拋出問題的方式,給學生發展見解並提出為自己意見辯護的練習機會。教學時間較充裕時,可以採用課堂討論激盪想法的方式;若時間不允許,亦可設計學習單,採用回家作業的方式進行。若同時考量教師負擔與時間壓力,即使一學期提供1~2次的練習機會,也是有幫助的。 再者,學生若想讀懂長篇的文章,甚至判斷其立場,光靠國文科的訓練其實是不夠的,還得靠社會科教師平常在教學中多提供相關素材,給學生多閱讀、分析的機會,然後常常讓他們練習自己說出該選文的論點,以及他為什麼做此判斷?依據為何?並且常練習用自己的話說明理由。否則對目前習慣作答選擇題的國中生來說,這種考題無疑是「洪水猛獸」。 平心而論,拒絕死背知識的PISA題型,確實點出了目前臺灣國中社會領域教學較少培養的能力。綜言之,個人認為有三個方向可以努力:1.教學時不應侷限於教科書,應該提供多樣化的素材,讓學生能活用知識;2.教學策略應重視如何引導學生思考高層次的問題,並提出合理的論證;3.平時的評量/作業應增加一些高層次分析題,並訓練學生文字表述的能力。但這些對現場教師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新北市輔導團100學年曾舉辦「多元評量工作坊」共6場,提供教師們接觸並實作「非選題」的機會,但不少教師表示在實際的教學中,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實令筆者感到可惜。筆者盼望教育當局在改革的同時亦能兼顧現實環境,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如增加教學時數、提供豐富的相關參考資訊(如評量或教學參考建議手冊)等,如此方能眾志成城,一起為學子們開創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