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教學行動研究 勤耕發表

環境議題融入地理科教學之學習成效
           社會領域國中組  臺中市向上國中 吳青燕老師
、研究背景
    社會科教學強調非固定的知識領域,特別注重生活經驗以作為適應生活的必備知識和能力,特別強調批判力思考能力的培養,故社會科教學是創造性活動。社會科教學常以統合方式呈現,而教材和評量亦趨向整合性,藉以擺脫社會科傳統刻板印象。在教學方法上必須使用各種教學方式,以提昇學生學習興趣,並對於各種補充教材,採用融入方法結合教學課程,並增進學習成效。社會科教學方式有向動態發展趨勢,在評量上應採用多元方式,使得多元的教學方法和多元評量相輔相成,因此如何使用課程相關的教材,以及改變學生對社會科學習態度,避免學生對社會科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低落,這是值得探究的一件事(陳國彥,90)。
    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在教材上的組織和編排、教學技術的靈活運用、教學情境的妥善佈置等都必須有新的思維和策略,教學策略的運用關係著整體教學成效(張世忠,民91年)。基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和創新教學技巧,運用合作學習、分組討論的方法,進行環境議題的主題教學,學生從發問、討論、分析、應用、歸納等過程,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勇於表達想法,並了解他人想法,達成形成性評量。地理教學以知識概念、思想原則的學習活動,宜用啟發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提出問題、蒐集資料、分析比較、歸納整理,以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施添福,民78年)。此研究緣起於本人新接手的班級對於課堂地理教學法與學習方式的不適應,因此設計以環境議題之教學活動,運用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透過參與式的教學活動,從中獲得地理知識與環境概念,加強地理概念之學習,提升學習興趣,讓學生從環境議題教學中,培養批判思考能力。採用整合性的地理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量兼顧,配合課程內容找到探討的議題,以合作學習方式分組,並瞭解學生學習成效,以達成形成性評量,作為多元評量的過程。
     本研究以環境議題作為教學主題,環境議題呈現複雜性和多元的因素所形成,環境問題複雜性和多元性,教學者以開放方式,讓學生自由思考,以檢驗環境議題機會,並以不同方向和別人討論、判斷(陸智蘭,民93)。社會科強調統整性和系統性,以主題概念為主,非零碎片段記憶,地理教學中常出現環境議題相關概念,藉由議題的分析進行主題探索,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環境素養,具備批判性思考能力。社會領域的學習是一個充滿價值判斷的領域,議題中心教學法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參與、批判思考能力訓練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改變傳統知識提供者的角色,應著重啟發學生的多元的想法,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廣泛討論尋求問題的解決。